16日,大冶市發出首張“鄂冷鏈”食品溯源碼。經過現場培訓,大冶鴻達凍庫的經營者王四平拿著這張溯源碼貼在了一批冷凍牛肉上。
據了解,大冶市推廣應用鄂冷鏈食品追溯信息化平臺是落實省政府要求“采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產品全追溯”的重要舉措。建立冷鏈追溯系統能為疫情防控爭取時間并提供有力依據,使進口冷鏈食品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溯源碼針對進口冷鏈食品使用、銷售、儲存、運輸等各個環節,讓產品有一個‘身份證’。”大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平解釋,市民朋友和廣大群眾在購買冷鏈食品過程中,可以通過掃描溯源碼查詢它的“三證”、上游供貨商和下游的相關信息。
為進一步抓實疫情防控工作,大冶市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加強冷鏈食品監管,在前期摸排使用冷藏、冷凍倉庫信息的基礎上,完善登記轄區范圍冷庫經營單位、食品生產企業、餐飲單位冷庫、冷凍肉制品和水產品等基本信息。全市共排查出自有(租賃)冷藏、冷凍倉庫的肉制品經營單位58家;排查出設有凍庫的餐飲單位6家,生產企業凍庫7家,并落實了日常監管責任人實行包保制。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3385人次,累計排查農貿市場206家次、冷鏈食品經營單位1152家次、餐飲服務單位601家次、凍庫521個次,對發現存在未索證索票或不全等問題的單位共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49份,對未按規定上報的經營者給予停業整改2家,沒收冷凍肉制品100余斤。